陈秀炜 | 王忠杰:一个非艺术家的生活性艺术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文 | 陈秀炜

在欣赏到王忠杰的近期作品前,我对这位画家一无所知。印象中,只有那些边缘歪曲的矩形框架内,镶嵌着一幅幅满铺着泥泞般色彩的画布。那时候,我并没领会到其作品中的含义。掠过脑海的只是,“好吧,肯定他在这圈子已有一段时间,很少人一开始便有这样的创作”。几个月后,我在艺术家的家乡河南省看到了他早期的画作——横亘十年,过两百幅的作品,绝大部分从未公开过。这个出乎意料,震撼的景象,使我了然到,他从开始到现在,无论是他的艺术还是他的思考,走过的都是一条漫漫长路。

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阿兰·卡普罗 (Allan Kaprow) 的言辞立即浮现脑海,在论述艺术性艺术 (artlike art) 和生活性艺术 (lifelike art) 时,他概括道:归根结底,这两种类型的艺术,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哲学。艺术性艺术认定的艺术是独立的,与生活和其他事物分开;但生活性艺术的观点则恰恰相反,它与生活和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照西方艺术史的传统,前者被定义为严肃的,是主流的一部分,有高端文化机构的支持,而后者,则从未融入传统艺术机构。艺术性艺术的分隔性和独特性,如同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广受推崇,而生活性艺术的关联性,则好像强调家庭和社群重要性的东方文化。在《真正的实验》一文中,卡普罗写道:

“一旦你接受了某种文化的预设,那么即使普通的问题,也会变得饶有深意,即使是平凡的风格,也会变得富于关切。就像业内人士口中“艺术”这一概念,以及“诗歌”和“音乐”这样的子概念,还有“展览”、“观众”、“创造力”以及“美学价值”这些意涵,它们通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然而,西方文化发生的巨变,令这些预设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它们不再是预设的?如果我对艺术的观点是模糊的,在创作或展出时,我对这些成规会一无所知?”

——艺术和生活之间的混淆,201页

卡普罗所讨论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派艺术,而他在此基础上,对生活性艺术所做出的定义,更为概念化。而我之所以在此借用他的这个概念,仅仅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帮助读者理解艺术家的动机(即使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动机,然而只要有行动,就必然有动机伴随)。

王从未在任何一家艺术机构接受过教育,但这并不重要。说他从未受过任何艺术流派的影响,这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一个对艺术充满激情的人,自然而然会对艺术保持关注,受其影响)。看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找到他所景仰的大师的影子,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模仿。因为“模仿”意味着一种虚假。他是个纯化论者(purist),尽管不是阿梅德·奥占芳(Amedee Ozenfant)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1918年到1925年吹捧的那种纯化艺术,这场运动的初衷却与王的理念不谋而合,那就是去“清晰地构想、忠实地执行,毫不欺瞒”(《纯化主义者宣言》 The Purist Manifesto)对他而言,绘画只是一个思考,而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自身的成长,从来不为了证明某种理论,也不是为了某些意图。

王的画作和他的思考是一体的,他的艺术和他的生活也是如此。如策展人在前言所提及,他一直在寻求的答案,对一段人生而言,或许过于宏大,但这份执著,同样是他创作的动力;这份执著,也成就了那些堆积如山的作品。王的作品重点不在于叙事和形式,而是深层次上直接而极端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作为观众的我们,在欣赏王的作品时,要摆脱艺术概念的范畴,依靠直觉和本能去感知。

王是个内向、 沉默寡言的人,作为一个画家,他的技巧不算出众。然而,在和他交谈后,你会被他毫无做作的质朴所吸引,愿意聆听他。当你观看他的作品时,不但会产生同样的感觉,更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即使,有时候他的作品会令我们不安,甚至反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不会为任何人创作。本质上,他是个非艺术家 (un-artist),因为他的艺术具有生活性的形态和模式,运作上也与生活本身同步,但他的思考自然而然地随着时间不断地改变, 最终难免与这个非艺术家分离。

王的艺术是和生活合二为一的生活性艺术。 在欣赏这些画作时,某些人能够有所体会而被感动。我们会问:什么才是好作品——意涵深刻?巧夺天工?理念明晰?证实理论?说到底,生活性艺术是一种和生活并行的东西,“曲折、求索、尝试甚至忍受,但却永远是专注的。”(艺术和生活之间的混淆,206页)。历经了整整十年,王的作品才为人所知。对他来说,要在这个体系中寻找自身的定位,仍会困难重重。他会被主流孤立,因为他的不妥协和那份坚持。他会继续寻觅那些答案,继续经历曲折、求索、尝试和忍受,沉溺在自己那个远离大众的狭小圈子里,而所有的其他事情,也都不会重要。

CLOSE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画廊微信公众号

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魔金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