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倩羽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李倩羽 = L魔金石空间研究部 = M

 

 

M:画面中的图像带给人一种熟悉感,仿佛会和自己记忆中的某个片段重叠。这些图像的起点是你的切身经验吗?

 

L:我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大多来自生活环境——奶奶在自家院子里搭的丝瓜藤;秋天收获的各式南瓜;被朋友拍到在咖啡店里发呆;夜市场里的套圈小摊……但同时,这几年在海外留学又让我感觉自己像个文化游民。尤其是在纽约的四年生活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视觉元素都有自己的文化语境。当我把这些不同语境的图像交织在一起时,特定的时空就被打破了。这种多层次的绘画空间更接近我对真实的理解: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共同的现实(Shared Reality)里。我们对真实的理解和认知是在不同的云层之上。我所做的是把不同文化生活的经历与感受呈现出来。我很喜欢洪尚秀和贾樟柯的电影,对我来说,以自己的经历出发的创作是最真诚的。我只有在画与自身真实(reality)相关的人事物才感到脚踏实地。我不想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创作,而是忠于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以此提供独立的个体视角。 M:你的创作基于双联画的逻辑,通常双联画体现的是一个整体或者是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但你在其中还加入了独立和对抗的意味,你怎么处理这两种矛盾的关系?L:我的双联画是有物理距离的两个部分,内容其实也是独立的。比如这件作品,给观者的身体感知是全然相反的。左联绘画空间是和外部连接的开放空间,右联则是从一个憋仄的空间里向外看,但是内容上又有连接:驴子的头深埋进黑暗中,几乎可以和右联的空间连接上。我希望给出的观看体验,是既矛盾又合理的错觉。错位的上联指向内部和室内,下联则是外界和自然。细看绘画内容,灯光在天顶像物质的雨一样洒下,下联中男人身后的背景也仿佛灯光的幻影,石头的具体描绘也开始瓦解。我想让绘画空间的感知体验颠覆,上联变成了外景,而下联转化成男人的心理空间,独立和转化是相辅相成的。

一开始吸引我的是中国册页的阅读方式。册页的空白,给观者提供了自主自由的联想空间。诗词与水墨的对应,好比二者不同笔触的对话。经由诗词延展得到的意境,提供了穿越具体时空的虚构空间。这很像我理解的绘画空间(Painting Space):由具体的(specific)可连接的(accessible)元素组成,指向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混沌空间。西方绘画中的双联来自一套逻辑实证思维系统,二联之间的图像内容一般具体可考。无论是最早的宗教祭坛双联画,还是十五六世纪开始流行的世俗双联画,都以叙事或纪实为主。

我想要将二者结合——表面上是图像对照图像,但是内里是关联实证的思维。现在我对双联形式的外在呈现和内容运用更加自由,二联的物理关系也更多变。不仅是一种视觉对照,也增加了对整体体验和空间互动的考量。我在双联这种形式里探索新的绘画体验。

 

 

M:眼见的现实和画面中重构的现实,二者在你的绘画里是什么样的关系?

 

L:这种交集源于我对所谓“真实”的疑问。画面存在着属于画面的真实,是基于我们对三维空间感受之外的一个绘画的空间。我的创作跨越了很长的时间,当我已经离开了彼时彼地的现实,在另外一个城市去经历的时候,体验自然地发生变化。我只是要把我想表达的感受,在画布上重新构造一个属于绘画的真实。作品中的具体视觉元素在绘画范畴里都可以拥有不同的表达。绘画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是如何运用有限而确定的物质性颜料,表达丰富的情绪、事物不同的存在方式,甚至是气与能量。我在意的是如何用颜料绘出“气泡”、“藤蔓”和“线条”,以及它们的颜色、质感和不同的绘画方式如何影响体量(volume)、重量和重力(weight and gravity)。对我来说,理想的绘画空间看似虚幻、但实际在画面上能体验现实中很丰富的东西。

 

 

M:展览现场呈现的节奏感和观看逻辑是你有意识引导的吗?

 

L:我完成的作品本身的画幅大小是不可变的,但是二联之间的以及与观者的物理关系都可以依据空间调整。一件作品两个部分的尺幅大小和位置都是表达的一部分。比如掺一脚(1cm)可以把两部分互换位置,画面中的男女可以变成背靠背的关系;圆满这件作品几乎是镜面翻转的,“身”字隐藏了我对文字来源于图像的兴趣;套圈游戏金瓜尺幅差距都比较大,前者的小框抛砖引玉,后者高挂着的小框则像一个投影仪,加剧了下方金瓜堆的不真实感。这件作品的左联我选择让它挂得较低,让观者看向画面时更有似真实空间延展的幻觉。我把双联看作是两个艺术物件(Art Objects),考虑物质性与物理空间的关联,希望在有限的组合方式里得到不同的解读和体验。我想通过改变作品的尺幅大小,在物理位置与空间关系里诱导观众潜意识的身体感知。

CLOSE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画廊微信公众号

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魔金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