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其因在果”:艾未未对话于伯公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艾未未 = 艾

于伯公 = 于

 

艾:这些作品是在怎样的一段时期,什么时间开始创作的?

于:1996-1999年开始利用丝绸创作,2002-2007制作了一些装置,雕塑,丝绸材料的作品。

艾:整个跨度10年时间,这是你第一个个展吗?

于:第二个个展。

艾:第一个个展在哪?

于:北京古老画廊。

艾:这次展览名称确定了吗?

于:还没确定。

艾:先介绍一下自己,哪年出生的,来北京之前之后?

于:1970年出生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上完小学后离开,到东北上学90年高中毕业。92-94年在沈阳工作,95年春天到北京圆明

园,在圆明园呆了半年时间后来离开。工作了三四年时间,在这期间做了一些跟丝绸有关的作品,目前作品是装置,雕塑。

艾:你好像没受过专业训练。

于:是的,没受过专业训练。

艾: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怎么想的?

于:上小学就喜欢画画,高中时接触了绘画。后来报考过这方面的学校,考了两年感觉没什么意思,就放弃了。

艾:为什么没什么意思?

于:感觉学校里的教育和我以前想的不太一样。

艾:你以前想的是什么?

于:以前想的艺术是比较自由的。

艾:什么是自由的?

于:自由就是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受限制。

艾:自己的理由,那你为什么会来北京呢?

于:93年期间常去鲁美听讲座,知道了一些艺术圈里发生的事情。有一些朋友在圆明园,当时就想去圆明园。95年春天到了圆明园,当时画了一些架上作品。在圆明园接触了一些艺术家,接触了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

艾:我看你的东西涉及很多,非常个人化的兴趣你注视的点,包括制作方式,这些个人理由已经形成了个人的形态。这形态变成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件东西,尽管都和某种愿望有关,比如说电影院或者一双鞋。这件作品叫什么?

于:两个小魔鬼。

艾:两个魔鬼,但看上去一男一女,一雌一雄,包括带有刻度的大粪和一只苍蝇。他们都有非常自我化的材料和制作方式,大多数都是手工完成的,带有个人语感在里面。这个东西在今天的艺术作品中并不是很常见,我们看到市场上绝大多数作品,都可以看到师承何处或从哪个活动中窜出来的,或者属于哪一片的或者正往哪里走,在你作品中始终有一个哪也不去或者自我内观的东西。你怎么看待内观的?

于:我认为人的内观,跟自己的性格里的一些因素有关,因为自我性格特征会直接影响你对事物的理解与思考,如果某些你自身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比较合理,自由地走向完全属于你自己的自我世界。我想艺术需要这些东西来完善。

艾:需要什么?

于:需要自己对内心感兴趣的东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艾:在你的作品里很难看到乐观和悲伤,它有一些诙谐成分但是又有某种宗教仪式的暗示,你怎样看待宗教的?

于:我认为宗教是对某种思想的认识,这里包含的因素很多,但是和你自身的理解息息相关。

艾:为什么息息相关,你能称什么样的经验为宗教性质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宗教感受吗?

于: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几个人去内蒙,当我们深入到很少有人能到达的内陆。见到巍巍起伏的远山,寂静天空和低低的云,相信某种灵性就存在其中,但很模糊只是一种感受。

艾:你对自然景观怎么看,你有很多在野外在自然当中的感观经验吗?

于:有过,我同父亲的朋友去很远的公社,给一个老乡修理家具,他是一个木匠。吃完晚饭后回家,在雪地里走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天上是星星地上是雪,路上只有两个人,那是一次跟自然近距离的接触。

艾: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能简单说一下吗?

于:我父亲是兽医,专门给动物看病的兽医,我母亲是家庭主妇。

艾:牧场的兽医?

于:是的。

艾:兽医经常有人有求于他了,你见过他行医吗?你见过他把胳膊伸进马的肛门,把里面的阻截的东西掏出来吗?

于:我见过我父亲给马治病,可能是马的内脏着凉了,他用棉布点着了对着马的鼻孔往里熏,马体内的寒气会出来。

艾:会吗?

于:会。

艾:能看见吗?

于:能。

艾:看见什么?

于:看见马的鼻孔滴水。

艾:熏你的话滴的更厉害。

于:有可能。

艾:他们现在还在内蒙?

于:他们都去世了。

艾:你多大他们去世的?

于:我十四岁时我父亲去世了,我十七岁时我母亲去世了。

艾:为什么会去世了?

于:我父亲因为心脏病,我母亲因为车祸。

艾:他们的去世对你有影响吗?

于:有影响,最大的影响感觉很多东西和以前不一样了,比如当时的生活环境。从另一个方面讲并没有那么强烈,感觉自己能承受这些。

艾:十七岁你还没有自立的能力,你的经济怎么办?

于:我父亲单位有生活补助,直到上完高中。

艾:之后呢?

于:我妹妹比较早就工作了,我到外地上班。

艾:工资多少?

于:在沈阳工资500,那时在广告公司做设计,手工画标志和广告牌。

艾:那是哪一年?

于:93年。

艾:那你挺富有的。

于:还行。

艾:到北京以后怎么办?

于:到了北京在圆明园画了半年时间画。

艾:圆明园,那是哪一年?

于:95年。

艾:就是驱散以前,很快就驱散了。

于:很快。

艾:怎么驱散的?

于:当时不让艺术家住,没什么理由。

艾:用什么方法不让住?

于:开始让这些人搬走。

艾:你遇到过吗?

于:我当时已经上班了,身上的钱用光了,找了一份从事摄影方面的工作。

艾:然后你就搬出来了。

于:是的,单位提供住的地方。

艾:那从96年到现在,第一批做了一些跟木头有关的东西,一个一个地说一说。

于:第一批做了一些跟丝绸有关的东西。

艾:怎么会选择跟丝绸有关的题材和材料?

于:丝绸有一种温暖,柔软华丽的特质,丝绸又是一种跟中国传统有密切关系的材料。从养蚕到蚕丝到成品丝绸,经历很复杂的过程。利用这种温暖,柔软,华丽光感比较强的材料,制作了一些现实生活中想不到的东西。

艾:什么东西是现实中想不到的呢?

于:比如用丝绸制作了一些大粪。

艾:那不是最现实的东西吗?

于:是的。

艾:那怎么说是现实当中想不到的东西?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是大粪,为什么是苍蝇。这种大粪大概只在内蒙的野地里才能见到。

于:从丝绸到大粪很难会对它们之间产生什么联想,用这种材料制作不被人注意的大粪,材料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和现实物体之间的内在张力会比较强。

艾:那鞋子呢?

于:小的时候经常穿军鞋有过去的记忆,用白色丝绸把它们重新制作出来,白色隐含着过去的经典经验。这里面有很多说不清楚的记忆和那一时期的感受。

艾:木头上面黑的是什么?

于:木雕上的喇叭,这件作品是用木头雕了不同植物的果实,把它们制作成音箱。

艾:蓝色的是什么?

于:是用来进行心理测试的沙盘。

艾: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像土著的架子,上面吊东西吗?

于:不吊东西。

艾:这是一个环境吗?

于:是一个心理测试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参与者可以利用道具架子里的道具,在沙盘里进行游戏来完成一次心理测试。

艾:旁边的架子呢?

于:旁边的架子是用来装心理测试的道具,道具包括一个鸡蛋,一个碗,一个佛像,一个沙漏,一个手电筒,一架小飞机,还有其它一些日常化的用品。

艾:那么你相信这种神秘的象征吗?

于:相信。

艾:你怎么看待暗示?

于:我认为暗示是在某一特定环境里与你的感应相吻合,比如在昏暗的环境里,一支被点燃蜡烛,可能和你的某种心理期待相吻合。

艾:内心的状态实际上通过暗示来表达的时候可能更吻合。

于:可能更真实,这件作品在一个特定环境里完全自我的时空里。通过选择不同的道具符号在沙池里重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你内心的真实状态就会展现出来。

艾:游戏总是消解了,重新组合了人的真实的现实世界。游戏都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规定语言语境,那你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对语言符号,场所做了一个规定。它们在作品中有什么样的位置,比如一个镜子,一个电视,一个音箱,你怎么看符号学上的规定。

于:符号的意义跟某种经验有关,同一符号对某些人的经验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作品中所选取特定符号和特定场所,更侧重我个人的经验。

艾:一个人如果想拥有或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的话,是否应该建立自己的符号?

于:我认为是应该的。

艾:如果没有自己的符号,它就不具有自我的世界。

于:我认为是这样的。

艾:那你是一个建立自己世界的人吗?

于:是这样的。

艾:那你的世界将是什么样的?

于:我的感受是自己的符号世界,能让人更直接感受到你的思维指向和线索。

艾:那这里提到第一个思维的指向和线索,第二个别人能感受到这两者同等重要吗?为什么让别人感受到,为什么会有自我的思维指向和线索?

于:我认为自己的符号指向和线索完善起来,别人会感受得到。

艾:有必要让别人感受得到吗?

于:这不一定。

艾:是不是有了形才能称之为符号,没有形之前就不能称之为符号。特定材料放置特定位置,所有符号都具有仪式感,因为它具有身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于:我认为只有在特定环境这些符号的意义才能明确起来。

艾:比过去明确了,或者说它形成了。

于:我理解它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明确起来。

艾:什么是精神思考,精神可以思考吗?

于:可以思考。

艾:思考怎样完成的,你所制作的这些符号语言来完成你的思考,还是由于你制作了这些符号语言以后才激发了你的思考?

于:我的感受是思考是先行的,随着思考的深入作品的基本核心就会确定下来。这一过程往往是反反复复地重新调整,最初想要达到的才能明确起来。

艾:明确起来以后呢?

于:个人的符号就能显现出来。

艾:显现之后呢?

于:你个人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形成你自己的线索。

艾:这线索只是为你其它的思想吧?

于:还是为了完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艾:我们最终能理解世界吗,还是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片段,还是我们本身就是片段?

于:我们本身就是片段。

艾:两个小鬼是从何而来,我喜欢这两个鬼。他们显得精神,又很对抗又不怀恶意,但是又绝不可被忽视,这是从哪来的?

于:两个小鬼正如人性的双重矛盾心理,人都有面对现实的一面和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另一面,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艾:什么区别?

于:人有善的一面有恶的一面,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地面对这些。

CLOSE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画廊微信公众号

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魔金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