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梁伟是来自北京的绘画及影像艺术家,1999年毕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造型艺术学院。

梁伟的工作方法是对物质世界断裂状态的映照,通过对旧事物和观念进行拆解、打碎、再使用和有意误用去重新创造一个新的现实。物质对象相互交叠,同时彼此交融和破坏。然而,艺术家在此过程为它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梁伟在画布上赋予了这些物质对象更为有机的特性,使其虚拟的生命力量与观者的想象融合,为新的物质对象提供了形态生成上的可能和全新的叙事。梁伟在作品中期待去建立一种干扰:通过进入梁伟所主导的系统机制,我们的思维与画面的线相连,进而构成了形。通过我们的想象和感知经验,一个新的世界由此被建构。

梁伟作品的独特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的参照:第一,物理现实和虚拟世界中的人工智能与共生关系。第二,传统观念的构成。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有机体,通过程序去生长程序,以这些程序来重塑现实。这也是阐述梁伟图像构建方式的一种强有力的隐喻。与此同时,中国的景观观念在绘画中包含了多点透视、不同的视角和故事,传递的是一种压缩时空的整体世界和宇宙观。它使得梁伟无需考虑普遍的观看视角,让画面的构成去有机地生长。在近期的创作中,梁伟开始着眼于运动感和戏剧性。这一方式在早期基督教绘画中常被用来描绘圣经故事。因此,更为凝固的形开始出现在了梁伟的绘画中,它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形貌,让画面的前景更具生命力。

艺术家的重要展览包括:Out of Ink,佩拉美术馆,伊斯坦布尔(2019);临其境,魔金石空间,北京(2018);.com/.cnK11艺术基金会、MoMA PS1,香港,上海(2017);然前然后,魔金石空间,北京(2016; 歧义花园,四方美术馆,南京(2013);居住地——来自中国和巴西的艺术家,香格纳画廊,上海(2012);中国影像艺术 1988-2011,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2011);亚洲城市网络2007,首尔美术馆,韩国(2007);第 12 届加尔各达电影节,印度(2006);中国发电站,伦敦,英国(2005)。

“临其境”,展览现场

“然前然后”,展览现场

转换的瞬间,2020,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60×220cm

记忆相遇,2017,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40×200cm

关口附近,2016,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40×190cm

亦非留存,2017,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30×170cm

从明天起,2018,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40×190cm

Artforum艺术论坛 | 梁伟:然前然后

“在梁伟的绘画中,图像的源头被抽离了,偏离于本来的轨迹,却又被艺术家控制在一个可见的范围内。它们的源头并非仅仅与图像有关,这里的图像仿佛是某种意志的外化,在画面线条的韵律、离散的趋势下,以及模糊的形态中,画面刚好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绘画的平衡,也是个体意志与群体价值之间的归顺、犹豫与反制的常态。”

CLOSE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画廊微信公众号

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魔金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