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汇 | 于伯公:行动的现场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文 | 王薇

一直以来,于伯公的艺术实践围绕着有关自然与人的关系展开,并以一种游牧式的工作方式深入到现场之中,在其具有形而上思考的创作中融入了社会性实践。在魔金石空间的第四次个展“果壳”中,艺术家以影像、绘画、装置的形式呈现了其近年来在国内各地进行的在地性艺术实践。通过对艺术行动现场的还原,将展场打造成为一个开放、互动、生长的空间。

艺术汇:此次在魔金石空间的第四次个展“果壳”是你近年来在国内各地进行在地性艺术实践的一个呈现,包括了影像、绘画、装置的形式。将展览命名为“果壳”,这传达了怎样的一个思考呢?

于伯公:果壳展览的命名试图将展览现场转换成一个动态的互动的生长的形态,果壳指向一个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时间的复合体。影像纪录、绘画笔记、建筑的和解(开放的课堂)、灯笼的骨骼共同组合成一个持续变化、生长的抽象生命体。同时也是在地艺术实践经验和触及的现实问题的整合和放大,从另一个层面对艺术空间展览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

艺术汇:一直以来,你的作品始终围绕着有关自然,或者说自然与人的关系展开,这与当下社会及个体的浮躁形成了一种反差,这种在创作及实践中对自然及身心的关注是否可以看作是对当下现实环境的一种抽离,或者说是对一种被现代人所疏离的状态的重新唤起?

于伯公:自然和人的关系是我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关注的点,在这里它们是空间时间概念,同时是一个生命体(生长的、动态的、有机的、可持续的)。自然是社会以及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治愈社会以及个体的母体和庇护所,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社会及个体面临的困境都是自然切片的短暂呈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和谐、良性、可持续机制之中。

艺术汇:此次展出的《绘画笔记》是一组类似涂鸦的纸本作品,这些带有即兴特点的,碎片化的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它们中一些似乎与现实情境相关,一些像是结构化的图像,而另一些则更像是对浮光掠影般的想象的描绘。这些被称为“笔记”的绘画作品是在怎样的状态下被创作出来的?它们所记录的是否是一种来自创作者个体的精神思绪?

于伯公:绘画笔记纸本作品是这几年移动的学院项目中整合绘画课程的延续,将绘画课程中的发现和思考转换成自我线索的梳理和表达。大致由以下部分组成:互动课程的课程草稿,建筑项目的结构图,一些项目的草图,即兴的所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图像、符号、简短的关键词、偶发的想象放置在纸本上,展开连接、整合和想象,方法和笔记的方式类似,具有连续性、进行时的特征,更像是正在生长的有机生命体。

艺术汇:运用一系列自然材料创作的装置作品《灯笼的骨骼》在形态上除了灯笼之外还会使人联想到某些动植物造型,而异化的形态又使它们看上去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它们大多包裹、携带着以陶土塑造的具有生命感、运动感的物质形象,作品的外在结构与这些物质内核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于伯公:灯笼的骨骼系列装置通过自然材料与灯笼原型、泥土的组合试图打开观者的想象力,将自然属性背后温暖的属性激发出来,让自然的治愈功能重现此刻的现场。

艺术汇:展厅中的装置《建筑的和解》以帐篷的形式还原了你在各地进行“移动的学院”项目的现场结构,这一次你把它搬到了展览现场,并在其间举办两周一次的“开放的课堂”工作坊。工作坊的内容包括关键词绘画、创造一个文字、灯笼的制作等。不难发现,这些行动中包含了创意性、开放性,以及身心与自然的融合,这与固化的艺术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事实上,这些年来,你也一直致力于艺术教育实践,能否结合这个工作坊的方式谈谈你与此相关的思考?

于伯公:建筑的和解单元还原“移动的学院”项目期间的部分在地实践,它是一个异化的容器、开放的复合体。以自然为基础通过手工劳动、想象、创造、审美、身体、心理的全面接触,开启参与者看待物质与人、人与人以及周边世界的关系和在这个过程中宏观看待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视角。工作坊的初衷就是展开这样的实践和行动,将艺术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带入到开放的课堂之中。

艺术汇:你一直强调一种游牧式的、在地性的工作方式,这使得你的创作在具有形而上思考的同时又融入了一种现实而具体的社会性实践。在你看来,相较于工作室的艺术生产方式,这种更具社会行动力及影响力的艺术实践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于伯公:工作室的艺术生产方式更多的是侧重文本式的方法,文本的输出需要在地实践的验证,越过边界,以类似游牧式、动态、生长、沿着自然的运动属性展开语言的采集、过滤、整合、输出。在地现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艺术想象和创造力的有效土壤,正是此刻的现场和情境更能激发形而上的思考。

原文链接

CLOSE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画廊微信公众号

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魔金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