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遗存的影像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魔金石空间将于2020年4月18日至5月8日,呈现为期三周的特别项目《遗存的影像》。2017年,艺术家王兵作品《遗存的影像》中的51张照片作为影像单元,在第14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中展出。
此影像集为102张黑白与彩色照片,由艺术家王兵于1994年至2001年间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拍摄。这一影像集是个人存留的某种记忆,它不属于社会,不属于某种广泛的历史。它不是一种社会性的阐述,而是每个人逐渐积累的影像所残留的记忆。more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英语)
多年生活中的不断迁徙、变动,使我影像拍摄最初期的大量个人及创作的影像现已遗失,无法整理出更为丰富的影像集。
回想一百多年以来影像的历史,曾经影像和大多数人的关系似乎更多是人们生活中的随意瞬间、以及个人特定仪式的记录。这些影像断裂式地为我们提供了个人时间流逝的记忆:曾经的困惑、快乐与痛苦并不能在影像中重现,但是它提供给我们一次次回味生活触觉的可能。人的记忆总是片段的,并具有超时空的抽象性。自从影像来到我们的生活后,它让记忆变得相对具体并可触及。
“珍贵”来源于遗失和不可重塑性。所以在过去的生活中,个人影集是我们每个人最为珍贵的伴随物。在某一时刻,人们也许会沉浸在自己的影集面前,体味生命中不可言说的困惑。我拍摄的这些铁西区工厂与周边生活区里孩子和老人,在很多年过去后,老人已离世,孩子变成中年人,曾经的住所也已被拆除,变成新的街区,可是人们的面容依旧。翻出这些照片,也让我想起拍摄它们的那个时期,当时自己对艺术以及个人生活和未来的徘徊和困惑。
影像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文字并列的记录信息的符号。影像并非只服务于艺术,影像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记录性。影像具有表达抽象意义的可能,也许是一种传递潜在个人情感的途径,但它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信息记录与传递。数字影像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后,影像体现了它作为记录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影像的记录性本质也因此发挥得更为充分。而我们的生活也再离不开影像这种记录符号。
王兵
2020年4月15日
less展讯
王兵参加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非洲”展览
展讯